漫谈(随记)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16, 2022 pm
窗外,深秋的大风猛烈吹打灌木丛和杨树,一阵一阵,像季节的更迭,一季接着一季,不会停歇。四季分明,却清洁洒脱,仿佛留下一切,却又杳无踪影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光阴迢迢,山巅所见已尽数忘却。
知不足而奋进 望远山而前行
羡慕别人,不如提高自己
如果你想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公平的世界
人应当有坚信自己能战胜不公平的能力
复仇是一种很强烈的动机,比如说啪啪打别人的脸
- 人可以怨天尤人,但是不能停滞不前
- 最怕的就是在摆烂和奋斗之间来回徘徊,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心气,最后落得后悔一场空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他人即地狱” ——让保罗萨特
人总是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争斗。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别人眼里的你总是带有客体印象的,作为主体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主体性与自由就不可避免与客体发生争斗。
每个人都是自我的中心,这就导致了人可以实现“主体自由”,人与其他人之间永远存在着障碍,这种永远无法解除的交流隔阂在萨特的眼中就成了“地狱”
“我努力把我从他人的支配中解放出来,反过来也力图控制他人,而他人也同时力图控制我”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康德
道德并不需要宗教,但是却导致了宗教,对康德而言,合法的宗教信仰只能得自于道德理念和道德本质的内含。而如果把最严格的道德法则作为至善,那么以人的能力也就无法做到了,所以必须假定一个全能的道德存在者作为世界的统治者,作为至仁至善的存在。也就是说,遵循道德必然导致宗教的产生
如此想来,我们也可以用康德的理论去定义中国人的“宗教”,也就是孔孟。
我个人是批判孔孟的儒学的,因为他们只是把朴素的道德观念强行作为自己理论的一部分,实行的却是谄媚于上的奴隶思想,并在之后的数千年内长远的禁锢了思想的发展。我想其实大部分人很信服的并不是那些为官做人的那部分,而是其中所反映的一类朴素的道德观念,这些朴素的道德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绝非数人之功。